欢迎您访问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大主页 | 综合门户 | English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学术动态
> 通知公告
> 下载中心
> 项目及评奖申报
> 师范专业认证
> 媒体关注
 
快捷通道  
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发布日期:2025-04-30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时代,面对党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突出问题,我们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纯洁干部队伍,维护了党的形象,巩固了红色江山,赢得了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共同奋斗的历史主动。”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深刻领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丰富内涵,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

  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内在依据

  对大党盛衰成败经验和教训的深刻镜鉴。当今世界,一些看似独领风骚的政党都曾经出现或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风险。例如,印度国大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就连续执政且取得较高的执政业绩,但终因患上“长期执政综合征”而被迫下台。曾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共产党,最终因理想信念崩塌,在历史包袱和现实难题的双重压力下变质、变色和变味。还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政党不主动检视自身问题,却企图寻求通过资本主义制度来扭转现状,导致很多国家数十年以来还未脱离发展困境。因此,强调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是对大党盛衰经验和教训的深刻镜鉴。

  对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战略清醒。黄炎培造访延安时,毛泽东的“窑洞对”就正式回应了大党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问题。改革开放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要严防西方和平演变,不能丢掉精神支柱而自行解除武装。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何成功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这是摆在全党同志面前的一个战略性问题。”这是从“战略性”的高度来认识历史周期率、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清醒。

  对大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迫切期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使世界呈现出“东升西降”的结构性变化。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还有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等着我们去攻克。因此,中国共产党人要确保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才能确保党充满生机和活力。

  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价值意蕴

  蕴含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来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始终注重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建立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如履薄冰的谨慎和清醒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党若脱离群众就会丧失力量之源,顺应民意、为民谋利才能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只有坚决贯彻“权为民所赋”“利为民所享”的价值取向,才能最终“守住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不变色,不变质,就一定能够跳出这个历史周期率。”可以说,这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规律的生动诠释,其实质是对“人心背向”这一条历史“铁律”的深刻思考。

  彰显勇毅果敢的政治担当。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担当体现在千千万万革命者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的烽火峥嵘,是无数党员干部舍小家、顾大家的风雨兼程,是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是在干事创业中秉持“久久为功”的理念,是在遇到责任不推诿、不拖延、不畏惧,将自己完全融入党和国家发展事业中。正是这种“舍我”“忘我”“无我”的政治担当赋予了共产党人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政治勇气,让他们在力量弱小时敢于和武装到牙齿的敌人血斗到底,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征程中敢于“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以坚毅的政治担当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展现沉稳磅礴的政党自信。党的自信来源于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占据了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指导中国成功迈入历史上最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期。党的自信植根于先进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强大的组织、协调、推进能力战胜了诸多风险挑战,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党的自信源于道路的正确性。党团结带领人民从“走自己的路”中开辟了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新道路”,以中国道路更加全面深刻地诠释全人类共同价值。党的自信来自源远流长、丰富深厚的文化积淀。绵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革命文化和鲜活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人生智慧、治国理念和价值追求,夯实了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文化底蕴。

  持之以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确保党“不变质”。政党腐败问题的本质是政治变质,因此,要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从宏观架构和配套制度上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提升党员干部对党内法规制度的认同感与执行力。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提升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的能力与质效,把巡视作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重要抓手,推动巡视监督、整改、治理一体贯通,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坚决整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过程中侵犯群众利益的现象,以自我革命精神解决我们党存在的各种弱化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问题。

  致力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确保党“不变色”。信仰纯洁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纯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国共产党人以主动开拓创新的蓬勃朝气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如锚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带来的机遇,迎接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使命,沉着应对世界经济普遍下行、局部区域动荡等冲击和影响,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大踏步迈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力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广阔的发展图景。

  持续传承和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确保党“不变味”。政党要远离“官僚味”“土豪味”“江湖味”等不良气味,就要筑牢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坚决履行好人民赋予的职责和使命,在深化改革、维护稳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就要走好民主新路,各级党组织要依托党员、居民代表、城乡社区骨干等群体多跑、多听、多谈,拓宽和畅通“建言献策”和“他人批评”两个渠道,促进各项政策因时因势及时调整和完善;就要结合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关键问题推进调查研究,特别是克服技术依赖造成的数据抓取式调研,建立健全民意征集制度,及时把人民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推动工作的“金钥匙”。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该文章来源于南京日报·思想理论 A4版(2024年4月30日)http://njrb.njdaily.cn/h5/html5/2025-04/30/content_64_206083.htm


 
  Copyright @ 2021 marx.ujs.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 邮编:212013
联系电话:0511-88780251 传真: 0511-88780251
关注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