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熙载,江苏兴化人,道光进士,晚清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家和书法家。刘熙载毕生专注于教育与治学两个方面,身兼学者与导师,两者相辅相成,成就斐然。他在龙门书院担任山长多年,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经世致用的人才,他们以救国为主旨,身体力行,推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他的代表作《艺概》是继刘勰《文心雕龙》之后,又一部通论各种文体的杰作,确立了刘熙载在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史上的地位。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刘熙载以教育为己任,强调有教无类,“出处不同,而视之未尝不一也”,说自己无论是在太学为师,还是在乡塾任教,学生虽然出处不同,但都等同视之。他一生多数时间从教,短时为政也多与人才培养和选拔有关。他教育学生:为人要有益于世,为学当有益于身。
他曾先后设馆于山东、河北、北京、山西等地,授徒为生。晚年主讲上海龙门书院十四年,担任山长一职。刘熙载在龙门书院的讲学,吸引了大批社会有识之士前来求学,源于其深厚的学养和独特有效的教学方法。龙门书院的办学宗旨是培养明体达用的人才,刘熙载的教育思想与之甚为契合,并在教学活动中努力践行这样的教育理念。他首次在龙门书院试行分斋教学制,依据学生的水平、兴趣及禀赋等,进行分组教学,实行因材施教,取得了良好效果。刘熙载在龙门书院的教学活动十分严格,每天与学生讲习,并每隔几天考察学生所读所学,了解他们参悟的道理,适时纠正其中的错误。刘熙载还让学生写日记,对一天所学进行温故概括,同时达到“三省吾身”之目的。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很有帮助,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力,后为广方言馆等其他学校所借鉴。
刘熙载担任翰林院编修十年,声誉卓著。在咸丰六年(1856)的年终政绩考核中,位列一等,记名以备道府用,但他不愿为官,乞假辞官。后来,刘熙载接印广东学政,期间曾作《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四箴,劝导学子学习圣贤,迁善改过。为了选拔真正的人才,诸生试卷无论完成与否,均认真评阅,有人劝他不必如此,他回答说,不观其全面,谓已得之,等于自欺欺人。他的弟子沈祥龙说他评阅试卷反复缜密,所取人才皆贤士,时人亦赞他恪尽职守。刘熙载极富家国情怀,非常认同经世济民之思想,并以身为教。他认为人才培养与国家命运紧密关联。咸丰八年,刘熙载在与郭嵩焘等人谈及沙俄侵犯我国领土问题时,十分感慨国家缺乏相关人才,说:“国家故不可无学问人。”他强调,为人要有益于世,为学当有益于身,这样才不虚此生,不虚所学,不能如此,即使读书毕世,著作等身,也无益处。他自己就是如此躬行实践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官吏多避迁他处,身处北京的刘熙载无惧无畏,选择独留。
通变务实,不争门户
刘熙载一生治学成就卓然,在于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而又不拘泥传统的学术品格,他告诫学者“真博必约,真约必博”,主张学问要有广泛的积累,进而提炼深化。他治学不拘门户,不从权贵。
刘熙载年少孤贫,但矢志向学,少年曾师从多位名师,传统文化基础深厚。成年后长期致力治学,从不松懈。奉命直上书房期间,咸丰见刘熙载从无倦容,问其所养,他答以“闭门读书”,咸丰题书赐其“性静情逸”四字。刘熙载治学广泛,学术通博,学冠时人,熟习周秦诸子书,并对天象、地舆、六书、九数、钟律、方术等皆有研究。他的代表作《艺概》通过“举此以概乎彼,举少以概乎多”的方法,对古代各类文体及书法艺术历史流变进行精要阐述,进而提出个人的深刻见解,成为一部极有影响力的文学理论作品。他主张,“为学不专在读书伦常之地,日用行习之间,事事准情酌理而行,便是真实学问”。这既包含了践履笃行以求德性的要求,也含有不空谈学理,而要以事尽理,融修身与治事为一体的意思。这也体现了刘熙载对于通变务实、经世致用新思潮的积极倡导和他本人的躬行实践。
经学为其所长,他治经从无汉、宋门户之见。刘熙载自称,其为学与教人,以迁善改过为归,而不斤斤为先儒争门户。《清史稿》曾记述其“与大学士倭仁以操尚相友重,论学则有异同。倭仁宗程、朱,熙载则兼取陆、王,以慎独主敬为宗”,意思说他与大学士倭仁为学志趣相同,关系友善,但论学则有异同,倭仁宗程、朱,刘熙载则兼取陆、王,以慎独主敬为宗旨。倭仁为旗籍要员,刘氏常与之论学,但并不附和乃至攀附。刘熙载毕生从事教育,他的教学实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发挥了独有的作用,但他不止步于一般的教学活动,而是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他所撰述的《持志塾言》就是其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思考,内容虽然以传统的儒家教育内容为主,但他理论联系实际,表述生动易懂,是后世教学的良好借鉴。刘熙载将自己平生所学毫无保留地教给弟子,培养了近代史上一批杰出人才,其中有政治家袁昶、教育家张焕纶、地理学家胡传、史学家葛士濬、外交家姚文栋、社会活动家李平书、文学家沈祥龙、数学家刘彝程等,这些人才的培养也有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生活简朴,不慕繁华
刘熙载始终保持书生本色,一生洁己修身,清廉自守,生活俭朴,不求奢华,他的好友广东著名学者陈澧赞他“惟知读书,此古之君子”。
清代学政一职负责生徒考课黜陟,责任重大,学政薪水由政府负责,僚属的开支则由学政承担,按规定,学政可以要求地方提供贴补,即所谓“供张”,而刘熙载则改变陋习,每次按试完毕,就裁减“供张”。刘熙载生活极为俭朴,入直上书房时,因为经济窘迫,不能雇佣车马,每次都早早步行至上书房,大雪天也如此。由于衣衫简陋,常被人窃笑,但他却不以为意。晚清时期,宫中存在着太监持酒肉等礼至官员处“求赐”之陋习。曾有一内监至刘熙载住处时,见其住房既无门帘,也无床帐,刘熙载蹲在地上生火煮饭,饭食粗粝。太监不禁感叹说道:“刘公贫困如此,我辈忍取求乎?”另有一太监至刘熙载宅子索馈时,则见到刘熙载正在厅后持斧劈柴。刘熙载一生廉洁,从无财富积累。晚年,刘熙载辞去广东学政一职,回故乡兴化,行囊十分简陋,仅有书籍襆被傍身,不名一钱。陈澧在《送刘学使序》中说,学政一职,世人艳羡,只有刘熙载并不留恋高官厚禄,只知读书,任职未满,便告病而归,堪称古之君子。虽然俸禄薪水一向有限,但刘熙载十分关心黎民疾苦,时常接济帮助贫穷百姓。他认为自己富了要能济人之贫,悲悯情怀显然。当家乡兴化发生水灾,他赋诗《己酉闻故乡水灾》道:“有田频失获,甚于无田悲。淮水仇疲民,生计何从为?”对于灾后的黎民生计,心中十分忧戚。
刘熙载平生勤勉治学,心怀家国,潜心教书育人,晚年主讲上海龙门书院的十四年,是龙门书院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刘熙载的为人品格与他通变务实的思想、不存门户之见的气度等,不仅影响了他的弟子,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子孙后代。以胡传、袁昶等为代表的融斋龙门弟子,或成为中央、地方的能吏,或成为推广新学、兴办实业的先驱,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自觉变革图强的求索精神,推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刘熙载本人努力躬行实践、以身为教的态度与准则也值得后世借鉴。(作者系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戴迎华)
(文章来源:中共江苏省委机关刊《群众》(决策资讯版)2024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