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大主页 | 综合门户 | English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学术动态
> 通知公告
> 下载中心
> 项目及评奖申报
> 师范专业认证
> 媒体关注
 
快捷通道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东南大学陆永胜教授来我院开展学术交流
发布日期:2025-03-25   浏览次数:

324日下午,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陆永胜教授应邀到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互鉴创新”“学术研究的前沿趋势与学科建设”等主题展开学术交流,并以阳明学的社会传播为例,深入探讨文化语境、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的互动关系。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江苏大学三江科研院院长李丽,科研院张少恩、彭智、张细进、周杰、樊蕊等老师及部分哲学专业研究生参加活动。

作为国内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交叉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陆永胜教授从中国哲学视角出发,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能性与路径。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不仅需要立足实践,还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资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话语体系。他以“中国哲学数字建构的新形态”为切入点,提出数字化时代哲学研究应突破传统范式,借助数字技术推动哲学理论的创造性转化,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化注入新动能。

针对当前学术研究的动态,陆永胜教授强调,学者需敏锐捕捉“学术风口”。他以近年人文社科学科结构调整为例,提出学科建设应兼顾基础研究与现实关切,构建开放、动态的学术生态。他还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分享了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关键:一方面需夯实经典文本功底,另一方面应培养跨学科视野和问题意识,将理论研究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

在专题研讨环节,陆永胜教授以阳明心学在日本的传播为案例,剖析了文化语境对思想传播的深层影响。此外,他探讨了阳明心学社会化实践的当代价值,强调哲学研究需关注社会关切,通过理论创新推动文化认同与社会治理的协同发展。

教师代表与研究生就相关问题与陆永胜教授进行了探讨,本次学术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与会师生表示,陆永胜教授的分享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启发性,为拓宽研究视野、优化学术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江苏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研究院)


 
  Copyright @ 2021 marx.ujs.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 邮编:212013
联系电话:0511-88780251 传真: 0511-88780251
关注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