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简介
我院2003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硕士点,2004年开始招生。2011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5年获批江苏省重点学科。学科拥有教授14人,副教授19人,硕士生导师30余人,培养方向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三农”问题研究、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与育人规律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欧美社会思潮研究等。学科着眼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培养的研究生有的考取知名大学的博士生,在研究领域显露头角;有的进入普通高校、高职和中等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辅导员、思政课教学、学术研究、党建等工作,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二、研究方向
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研究( Xi Jinping’s Though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Building of Socialist Modern Power)
以马克思主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基础,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现实,全面把握和探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着力在生态文明视域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本方向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整体性、逻辑性、时代性、开放性等方面彰显理论特色与优势。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研究(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and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本方向在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及中国特色话语的历史演进等方面形成特色与优势。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时代“三农”问题研究(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and the "Three Agriculture" in the New Era)
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现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变革,以制度创新为落点,以城乡融合和新型城镇化为场域,围绕“三农”问题开展集中攻关,为农村土地流转、农民权益维护和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建言献策。本方向在我国“三农”问题理论与实践研究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等方面形成特色与优势。
4.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与育人规律研究(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m and the Law of Educati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坚持立德树人,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以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为重点,构建政治、知识、道德和素质教育“四位一体”育人体系。本方向在高校思政课教师及辅导员队伍建设、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者角色定位、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研究等方面形成特色与优势。
5.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欧美社会思潮研究(The Foreign Marxism and the Contemporary European and American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聚焦国外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关系前沿问题,探索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国内外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形成了众多富有解释力与批判效应的研究成果。本方向在国外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与社会批判思潮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欧盟和中国公民教育比较研究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方略研究等方面形成特色与优势。
三、培养目标
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比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并能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当代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和党务工作或在中级学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精英人才。同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学科支撑。具体要求如下:
1.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内涵,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恪守学术道德,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开拓进取精神。
2.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能够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或实践参考价值。掌握一门外语并能熟练阅读、运用本学科的相关外文文献。
3.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