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思政课 国家一流专业 研究生培养 学科科研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国际化工作
  今天是  欢迎您访问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生教育
硕点简介
公共课程
培养制度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旧) > 公共课程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教学内容 > 正文
 
课程概况
教学团队
教学内容
教学资源
建设成果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英文名称):  Marxism and method of social sciences 

      一、计划学时: 18 (其中实验    学时); 学分: 1 ;开课学期:第 I 学期
      授课方式:课堂教学与研讨      考核方式:论文报告

      二、适用的学科及专业学位类别(领域):
      文科类硕士研究生

      三、预修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四、教学目的: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教社科[2010]2号)》开设的一门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主要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教育。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的立场、观点、方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术思想,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正确的科学方法。本课程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转换成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采用专题化教学方式,以一些经典的专业性论文为案例,在互动探究中让学生掌握和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实现研究式的教学。

      五、大纲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导论                                            (3学时)
      1.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述
      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述
      3.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第二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2学时)
      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2.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
      3.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4.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第三章: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3学时)
      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统一性思想
      2.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的思想
      4.研究社会系统的重要原则

      第四章: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2学时)
      1.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
      2.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3.利益分析和阶级阶层分析方法

      第五章: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2学时)
      1.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性
      2.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
      3.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若干重要方法

      第六章: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2学时)
      1.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2.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3.人民群众和英雄的历史作用

      第七章:社会认知研与评价方法                              (2学时)
      1.真理与价值
      2.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
      3.社会评价及其标准

      第八章: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                            (2学时)
      1.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2.经济全球化及其内在矛盾
      3.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
      2.《列宁专题文集》 ,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
      3.《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5.苑英科//张乃芳: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硕士研究生教程),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七、任课老师:董德福  蒋俊明  付清松

      八、大纲撰写人:蒋俊明

 

Copyright @ 2016 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旧版回顾 ]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  邮编:212013   联系电话:0511-88780251  传真: 0511-88780251 您是第

位访客!